2030年,要成为全球领先人工智能企业!
1月28日,理想发布的内部员工信引发热议,原因是信中提到2030年愿景——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导者。理想CEO李想表示,“在创立之初,我们希望15年后的理想汽车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软件2.0)构建完整的体系化能力”。
愿景的意思是“所向往的前景”,即目标实现是概率性问题。有业内人士调侃道,“好几个车企似乎都有类似目标,谁没有个远大理想呢?”
人工智能赋能智能驾驶
从内部信透露的信息来看,理想似乎认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未来将是智能机器人。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判断,理想此举可能更想强调其是一家科技创新企业,而不是单纯的整车制造企业。这是因为,智能汽车时代,整车制造和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科技的融合趋势,正在驱动车企向科技型企业转型。
众所周知,智能驾驶将是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核心。而智能驾驶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比如深度学习、算法自定义和场景处理等。该分析师指出,本质上,大家都希望智能汽车通过运用AI技术,能够实现类脑的水平,以提高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等。
或许如此,理想提出了2030年愿景。理想认为,今年软件2.0的技术产品落地将在中国正式开启。据理想介绍,软件2.0是指机器学习人类(包括感知、决策、执行、反馈的闭环),云端训练算法,机器使用算法,机器服务人类。
理想表示,基于BEV感知和Transformer模型,实现端到端训练的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不依赖HDMAP)会在2023年底开始落地。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理想今年将推出全新X01车型,标配支持L4自动驾驶硬件;2024年通过OTA升级后,旗下车型将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2025年将实现高速路和封闭道路下的L4级自动驾驶。至于2025年后的规划,理想并未对外透露太多。
这封内部信中,理想也更多是在强调提出该愿景的背景。能得知的信息是,理想将持续发力自动驾驶、AI算法、人工智能等领域,同时将加入芯片自研队伍。
李想曾透露,芯片研发不会早于2024年。但有消息显示,理想已在为自研芯片储备人才。
官网和招聘网站均显示,理想正在招聘芯片架构工程师和数字IC设计工程师等相关人才。还有消息表明,理想将自研智驾SoC和车规级MCU芯片等核心部件。这正好对应了2022年的一则传闻,有阿里AliOS背景的华为系高管谢炎加入理想汽车,负责自研智能驾驶芯片。
显然,理想正在强化智能驾驶核心技术优势。
愿景与现实的“拉扯”
在智能化领域,理想现阶段虽然被视为头部梯队,但要实现“2030年愿景”仍极具挑战。正如其2021年初提出的“2025年销量达150万辆”、“2030年做全球第一”,业内的评价也多是“目标远大”,但实现有难度。
因为,现实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残酷。当前,新能源汽车竞争下半场是智能化,已成为业内共识。此前,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电动化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大家已经搞明白了,可以下决心大胆发展,现在进入汽车行业发展下半场。”
另一业内共识是,智能汽车窗口期只有3-5年时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势力、传统车企都在加码智能化赛道,以便在短暂的窗口期内多领先竞争对手几步。然而,理想的竞争对手们并不弱,不仅有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还有大众、丰田、上汽等传统车企。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主流车企多已发布自动驾驶战略规划。其中新势力大多提出将在2025年前实现L4级自动驾驶。特斯拉在去年就提出Autopilot3.0系统未来可支持L4/L5级别自动驾驶。蔚来则是放弃L3直接布局L4,到2030年NAD系统实现全面自动化。和蔚来一样,小鹏也有类似计划。理想也在提升算法能力,比如后续AD Max将会支持对锥桶场景的避让能力。
再看主流传统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似乎更加具体。以2025年为节点,自主品牌大多宣布将在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方面投入千亿元,用于提升智能底盘、自动驾驶软件系统、电子电气架构等自研能力。如吉利近期上线了星睿智算中心,据介绍总算力可达到每秒81亿亿次,高于小鹏的“扶摇”(每秒60亿亿次),毫末智行(每秒67亿亿次)。而智算中心就是采用人工智能计算架构。
伴随着传统车企入局,新势力在智能化领域的明显优势正在减弱。从比亚迪的崛起,以及大众ID.系列、埃安等产品或品牌销量上涨可知,“大象转身”的能量不容小觑。相较新势力,传统车企如果能将燃油车用户有效转化成新能源客户,那对理想在内的新势力将形成极大冲击。
骨感的现实,或许将对理想2030愿景的实现造成“阻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