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摄像头,它如何称王?

“汽车市场是唯一的例外”。 

模拟芯片巨头TI早前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时明确表示,几乎所有市场都出现了需求疲软的迹象,只有汽车市场除外。无独有偶,数字芯片如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也在上演着类似故事。

自动驾驶摄像头,它如何称王?

国内包括韦尔、思特威等CIS头部公司都预告2022年度业绩,净利同比将大幅下滑。

根据IC Insights发布的报告,受消费电子需求锐减、高通胀以及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成本飙升等多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CIS市场销售额预计将出现13年来的首次下跌,总出货量同比下滑11%至61亿颗。

不过事物总有两面性。好的方面是,汽车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功能持续渗透,有望成为继手机后CIS又一个新的着陆点。上述公司也强调称,汽车CIS属于高ASP、高增速细分赛道,未来将持续贡献增量。

CIS与自动驾驶的“共生”

如果将摄像头比做汽车的眼睛,CIS便是视网膜一般的存在,捕捉图像信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数字信号,决定成像的最终质量。一颗摄像头搭配一颗CIS,后者大约占到摄像头模组价值量的50%。

从市面上主流的电动车型来看,主打智能驾驶的新车所配备的摄像头数量至少5颗起跳,即涵盖前视、环视和后视。一般可以实现前车碰撞预警(FCW)、轨道偏移预警(LDW)、变道辅助预警(LCW)和泊车辅助等功能。 

Yole早些时候的报告指出,L1~L2级自动驾驶功能仅需前后两颗摄像头即可,L2+级则需要引入ADAS前视感知摄像头,加上4颗环视,共计需要5颗摄像头。目前,一些L2+级自动驾驶功能乘用车还会内置一颗用于驾驶员监控(DMS)的摄像头。

而摄像头的上车速度,实际要比预期快。例如,特斯拉Model 3搭载9颗高清摄像头;蔚来ET7有11颗高清摄像头,包括7颗800万像素ADAS摄像头、4颗300万像素环视摄像头;

小鹏P7 XPILOT 3.0版本配备了13颗摄像头,9颗高感知摄像头里有4颗ADAS摄像头,另外还有4颗环视摄像头;去年上市的G9 则有12颗摄像头,其中前视双目摄像头均为800万像素,4颗侧视摄像头290万像素;

至于理想L9的硬件方案,则是7颗ADAS感知摄像头里,分别有6颗800万像素和1颗200万像素的环视摄像头;极氪001的15颗摄像头中,有7颗800万像素摄像头。而除了这些中高端车型,甚至10万级车型如Aion Y 、哪吒U·智等也都纷纷上了5颗摄像头的规格。 

单车摄像头配置远超本级 ADAS所需的摄像头数量,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后续OTA升级留出更多的冗余。

就像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有一种紧密互利的依存关系,名为“共生”。CIS和自动驾驶之间大抵如此。更“AI”的汽车,看得更清楚的“眼睛”,无一不对车载CIS提出更高要求。正因如此,对更多且更佳的自动驾驶功能的追求,让摄像头走上了一条“堆量”的路。

只是现阶段,行业尚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自动驾驶答卷,CIS仍有许多“疑难杂症”待解决。

800万像素:“新”“旧”的分水岭

要说CIS最直接、最大的痛点,毋庸置疑当属分辨率问题。

车端CIS主要分成三大类:影像类,如后视和360度环视;感知类,如前视和侧视;舱内In-cabin应用,如DMS、OMS(乘客监控系统)、DVR(行车记录仪)等。其中,前视摄像头作为ADAS功能实现的主摄像头,对技术要求更高一些。包括探测距离更远,感知图像更加精细准确。

过去,前视摄像头一般是1.2MP像素左右。直到近年来,行业积极开发并部署8MP像素摄像头。从公开资料看,8MP像素摄像头的识别距离大约是1.2MP摄像头的3倍,最远探测距离可达250米,甚至更远。

通常视场角(FOV)固定的情况下,随着摄像头分辨率提高,图像清晰度提升,最远探测距离也将随之扩大。相应地,分辨率越高,探测距离固定,视场角可以越大。换句话说,视野更好,对车道识别、车辆和行人检测等效果更佳,汽车安全性也大大提升,

CIS的技术发展一直在向人眼看齐,后者对静止图像中心部分的分辨率约为5.76亿像素,而对移动图像的分辨率约是8MP像素。因此行业普遍认为8MP像素是自动驾驶的一个关键分水岭。然而,抛开采购成本的差异不谈,8MP像素摄像头“上车”既要面对功耗和发热问题,又要克服算力的潜在瓶颈。

“对于汽车自动驾驶系统而言,如果车载芯片功耗较高,就会导致系统发热量增加,从而给车辆行驶会带来隐患。”思特威方面表示,“8MP像素摄像头一方面对模组的散热、镜头的规格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看产线的模组生产是否具备相配套的技术能力。”

相比于1MP~2MP像素摄像头,8MP像素摄像头有着更高的功率,产生的热量远超前者。而这里面,CIS是主要发热源。   

CIS发展早期,业内厂商通过将图像信号处理器(ISP)内置其中,实现节约空间和降低功耗的双重目的。但眼下,行业开始尝试低功耗电路设计,或是将ISP从CIS中移除,包括但不限于将ISP直接集成到自动驾驶主控SoC中,以限制摄像头的热量产生。

不仅如此,随着CIS分辨率不断提高,车端8MP像素摄像头数量增加,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处理数据的难度也会增大,加上要处理雷达所采集的数据,芯片算力需求进一步提升。

寻求更多“破局”的CIS

2021年,智能手机摄像头正式突破1亿像素。行业预测,未来几年,车载摄像头也将由800万像素向1200万像素和1600万像素过渡升级。同时舱内摄像头将升至500万像素和 800万像素。 

区别于手机摄像头可以独立使用,车载ADAS/AD摄像头几乎是同时工作,来确保足够的冗余性。比如侧视摄像头,主要用于盲点监测(BSD),对可探测距离没有过高要求,因而分辨率普遍低于前视摄像头。如果要升级到更高分辨率,前提一定是具备让人无法拒绝的成本优势。

除了分辨率,决定一款CIS成像性能的还关乎高动态范围(HDR)、微光性能和LED 灯闪烁抑制(LFM)等技术参数。

以HDR为例,汽车行驶环境复杂多变,车载摄像头需要应对进出隧道、地下车库等光线剧烈变化的场景。要想使目标物体在黑暗情况下清晰可见,需要放大来自微弱光线的信号,同时尽可能剔除非光信号,也就是噪点。反之,要想在强光下看得清楚,就需要接收大量的强光并加以区分。

另外,由于前视、环视、侧视、后视摄像头的作用有所区别,所需CIS的规格不尽相同,这给360度拼接算法处理带来不小挑战。据思特威指出,其中主要的挑战在于,不同方向摄像头在重叠的区域亮度或是颜色等可能会不一致,导致拼接后过渡区图像质量变差。

因此HDR是衡量ADAS摄像头成像效果的重要指标。搭载高动态范围CIS的ADAS摄像头能够适应不同角度摄像头由于受光面不同而产生的光线差异,保障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明暗细节呈现效果。

基于以上行驶安全的要求,汽车CIS芯片对HDR的要求通常在120dB~140dB,远高于手机。如思特威2022年推出的两款车规级图像传感器产品SC320AT与SC850AT,其HDR分别能实现120dB和140dB。

事实上,传感器规格、数量堆砌的背后,配套的测试和算法需求同样不可忽视。此外,行业探索方向还包括,在更小的传感器体积之上实现更低功耗,既能提升性能,又能保证美观。汽车何时能够消除头上的犄角,也是消费者所关心的。

总而言之,车载CIS仍是一份“在答”的试卷,它关乎ADAS,也决定着自动驾驶技术能否更上一层楼。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4月13日 10:41
下一篇 2023年4月13日 11:14

相关推荐

  • 供应商并购增多?全因电气化?

    随着企业试图为电动汽车时代重新定位,以及私人股本公司寻求将数千亿美元的可用资本投入运作,供应商并购的步伐可能很快加快。 Plante & Moran公司金融公司工业团队联合负责人艾伦•克拉克表示,随着更多纯电动汽车项目的推出,供应商有机会“重新思考”他们的业务,从生产、服务组合到制造流程。 作为这一过程的一部分,许多公司可能会转向合并、收购或战略联盟…

    汽车资讯 2023年3月25日
    0
  • 宝马5系什么时候换代(5系宝马什么时候换代)

    宝马5系因其出色的品质和卓越的性能而备受车迷们的喜爱,而现在它即将迎来全新的换代。我们将从宝马5系的设计、性能、内饰和智能化等四个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宝马5系进行详细的介绍,帮助车友更好地了解这款车。如果你是一位喜爱宝马的人,那么以下介绍绝对不容错过。 一、全新设计 宝马5系在即将到来的这一代中,经历了全面的外观改动。新车设计采用了更加犀利的造型,更加动感的线…

    2023年6月6日
    0
  • 降价与保价轮番上阵 车企价格战愈演愈烈

      2023年的汽车市场可谓是“热闹非凡”,第一季度还未结束,价格战热潮已经席卷了整个车市。如果说年初特斯拉的降价是一道开胃菜,那么湖北推出的联合促销政策无疑将这次价格战推入了高潮,随后不少车企又推出保价行为,一系列操作让消费者大开眼界。   降价未平,保价又起   3月初,湖北省联合东风系多家车企针对省内购车促销补贴活动开启,点燃了汽车市场降价热潮,随后这…

    2023年3月27日
    0
  • 中国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试行指南

    中国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试行指南,该指南要求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和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应随车配备一名驾驶员或运行安全保障人员。 指南中还提到,城市客运企业和道路运输企业可与汽车生产企业合作,共同推动自动驾驶运输经营的开展。中国今年已发布多项指南和通知,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上路通行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今年7月发布的一…

    2023年12月19日
    0
  • 【量产】映驰科技基于地平线单征程®3行泊一体获知名Tier1与某头部车企量产合作定点

    映驰科技基于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 近日,映驰科技研发的单征程®3泊车方案实现量产交付,同期,其单征程®3行泊一体(5V5R)方案也获得了量产定点,使基于单SoC的泊车与行泊一体方案得以进入量产阶段。此外,映驰科技宣布,在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上再一次取得重大研发突破:业内首个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完成量产前的研发工作,此方…

    2023年4月5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