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更强大的“新”墙砖,从全新智能四驱电混系统说起

对于很多实打实的技术、产品,我们通常会称它们是一个汽车品牌的“护城河”,保护这品牌的价值,守住市场份额和用户的信任和青睐。

不过就是在3月10日这一天,长城汽车却在保定的哈弗技术研发中心,举行了一场“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公布了多项“森林生态体系”的技术成果。既然是“干货”,那么它们可就不能称之为“护城河”了,而更应该是长城的“墙砖”。

而这些新墙砖的代表,就是长城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系统。

■ 为什么要做Hi4?

也就是在这次“干货大会”的前夕,我们曾经受邀来到哈弗技术研发中心,提前听了听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刘宝对这项技术的解读。

首先,长城汽车认为,只有采用双电机串联、并联以及混联的混动技术才是最佳方案,因为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减小发动机的压力,让它持续保持高效运行,在获得不错的动力表现时也能将油耗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

不过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双电机混动技术都是将发动机和电动机都放在前轴上,有些使用了单挡变速器优化平顺性,有些则是搭配多挡变速器提升动力性能和进一步控制油耗。

这样的布局优点是核心部件集中在一起,所需要的控制算法相对可以简单一些,但同时这样的布局也有一些缺陷,那就是多挡双电机混动技术结构要更复杂,造价成本更高。

另外搭载这些动力系统的车型几乎都是前驱或后驱,即便是四驱也是前置动力通过传动轴实现适时四驱,在操控和稳定性上相比于前后双电机四驱车型要逊色不少。

所以对于上一代的绝大多数双电机混动技术来说,它的技术痛点就在于不能更好地兼顾动力性能、经济性以及操控表现。

■ 智驱多模的四驱

长城汽车以解决这三个痛点为目标,研发除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并非常直白地命名为“Hi4”,意为Hybrid(混动)+Intelligent(智能)+4WD(四驱)。在结构上,这套混动技术将原本放置在前轴上的P3电机放在了后轴上,变成了P4电机,而原本的发动机和DHT电驱变速器则保持在前轴上。

首先看它如何解决动力性能的问题,在前后双电机四驱的结构基础上,Hi4技术将搭载1.5L或1.5T的混动专用发动机,它们的热效率将达到41.5%,而在驱动电机部分,Hi4前面的电机+2挡DHT变速器的输出功率可以达到70kW,后驱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可以达到150kW,它们再加上一个120kW的1.5T发动机,综合可以实现最高340kW的输出功率。

除了参数优秀的硬件以外,Hi4还通过算法,将三种动力(前置发动机、前置电机、后置电机)排列组合,产生出9种运行模式:纯电两驱、纯电四驱、串联、1挡直驱、2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它们会让车辆会有更好的经济性。

当然这些模式并不需要我们手动切换或设置,而是系统根据不同的路况“指挥”三个动力源工作。简单来说,当车辆在市区里均速行驶会使用纯电两驱、1挡直驱或是串联模式,急加速或爬坡时会使用纯电四驱或1挡直驱。

在高速公路上以中高速巡航时主要使用2挡直驱,中途需要加速超车时会根据加速踏板踩下的深浅选择加入单电机并联,还是双电机并联。

而我们在踩下制动踏板的时候,Hi4系统同样会根据不同情况,比如路况、预先设定的驾驶模式以及踏板深浅来决定是单轴进行能量回收,还是前后轴一起进行能量回收。

这些运行模式带给Hi4的好处,除了能效最高可以提升8%以外,还可以有效提升车辆的舒适度,比如采用双轴能量回收的时候,可以减轻前轴的压力,从而减少前轴的回收力度,这样应该可以有效防止以往能量回收带来的拖拽感,以及“前仰后合”的不佳体验。

那么Hi4系统又是如何决定该怎么使用这些运行模式呢?这就要提到它的一套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了,首先该系统会不间断地收集各种信息,比如我们日常的驾驶习惯,车辆行驶的环境、坡度、状态,我们踩下加速/减速踏板的力度,以及雷达和导航数据、路况等。

然后Hi4系统会根据这些信息控制预测性启停管理、自适应能量回收管理、发动机工况点智能管理、预测性热管理、智能SOC管理、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以此让加速、减速、能量回收的效率更高,体验更佳。

最后是操控性,这个其实就是前后双电机的“先天优势”了,就比如当车辆碰到湿滑的陡坡时,后置电机能够“托”着车往前走;在盘桥或者大曲率弯道时,车辆前后都有动力输出能确保过弯更平稳,速度也可以略快一些;当我们在非铺装路面时,车辆可以给有附着力的车轮提供动力,尽早脱困。

当然这里Hi4系统同样有“智能化”的加持,那就是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它就像是一位交警或是指挥家,及时告诉哪个车轮应该“加把劲儿”,哪个车轮需要“歇一会儿”,进一步放大或强化双电机四驱在极端路况或天气下的结构优势。

■ 技术落地之后,我们还能期待什么?

根据长城汽车的规划,这套全新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将适用于A级到C级产品,并匹配19.94kWh和27.5kWh两种容量的动力电池,可以实现超过100km的纯电续航能力。

而最快能使用上这套动力系统的,将是哈弗品牌旗下的全新B级SUV,不出意外将是代号为B07,工信部申报名称是枭龙或如歌的新车。

另外据刘宝介绍,全新Hi4系统还有一个对于消费者来说的“隐性优势”,那就是它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相当于是“用两驱的钱买四驱,再用四驱享受两驱的油耗”。因此我首先会期待的,就是搭载了这套混动系统的新车售价,是否足够有“惊喜”,成为同级别车型中最有诚意的一位。

其次就是这套系统的实际效果,能否在插混市场中掀起波澜。如果按长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它在技术上的主要竞品将是比亚迪的DM-p。

如果实际效果真如长城所言,而价格又比DM-p更低,相应的车型售价也可以更实惠,甚至比DM-i更有优势,相信等到长城在2024年实现全系新能源产品全面普及四驱的时候,中国插混SUV市场或将迎来新的“王者”。

■ 邦点评

其实长城此次发布的Hi4系统,也从侧面展现了长城森林生态体系的其它成果,比如在能源开采、存储、电池生产制造等全产业链的深耕,确保了全新Hi4系统在电池和补能方面获得足够支持;还有智能化部分,尤其是底盘和驾驶辅助部分的技术探索,能够充分发挥全新Hi4系统的结构所带来的驾乘优势,以及更好地为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服务。

所以我认为对于长城集团来说,全新的Hi4系统不仅仅是在混合动力技术上保持了“身位优势”,或是打造出了具有辨识度的独特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长城强大的体系孵化能力。这就好像发射卫星不仅需要精良的火箭,还需要精确地计算、可靠的发射平台,甚至是良好的天气情况。

也正是有了像全新Hi4这样的“墙砖”,以及生产高品质墙砖的能力,让我们相信长城汽车仍然会稳步前行,带给消费者更多优质的四驱混动产品,从而持续生长和强大,非常期待全新Hi4系统尽快落地。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8日 16:04
下一篇 2023年3月28日 16:04

相关推荐

  • 比亚迪仰望U8车身尺寸信息公布 块头超大

    日前仰望官方公布了 U8 的车身尺寸信息,新车是该品牌首款量产车型,定位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采用了仰望品牌的家族式设计“时空之门”,有望于 8 月上市销售。   根据官方公布的最新信息来看,仰望 U8 的长 / 宽 / 高分别为 5319/2050/1930mm,轴距 3050mm,定位中大型 SUV,甚至比奔驰 GLS(配置|询价) 和宝马 X7(配置|…

    汽车资讯 2023年3月29日
    0
  • NAND存储芯片领域,三星最强对手能否诞生?

    近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西部数据和铠侠(原东芝存储)已经重启合并谈判。 早在2020年,市场就传出西部数据拟以200亿美元将铠侠收入麾下,然而时至今日,双方都没有正面回应过这一消息。对于上述传闻,西部数据和铠侠同样没有作出明确回应。 不过考虑到两家存储公司再续前缘的可能性,这笔交易如果顺利推进,不仅能减少东芝的三千烦恼丝,还有可能会造就一个新的存储…

    2023年4月5日
    0
  • 从上海车展发布会 解码东软睿驰的生态共赢之道

    4月19日,在已正式开幕的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东软睿驰一连放出多个大动作。 东软睿驰ADAS产品线再扩容,在当天举办的发布会上,东软睿驰携手地平线和芯驰打造的搭载了征程5芯片和X9U芯片的全国首个全国产化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平台重磅发布,基于此平台打造的高性能行泊一体域控制器X-Box 4.0也正式亮相,据悉该产品已获某国内主流车型量产定点,即将于2023年…

    2023年4月28日
    0
  • 中央计算变局下,汽车网络处理器站上C位

    最近两年,“中央计算”“域控”的概念愈发火热,尤其在英伟达Thor发布后,热度不可同日而语。去年11月,广汽埃安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彻底引燃中央计算架构的市场期许。 要知道,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负责整车的网络通信,是车内各个电子电气零部件进行交互的通道,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扁平式架构效率太低,已无法适应智能汽车时代的需求…

    2023年5月2日
    0
  • 中汽协发布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

    2月1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发布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首个车用操作系统原创微内核开源版本将在2023年5月正式发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表示,中国已成为智能汽车的最大市场,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发展日新月异,迫切需要一个开源、开放的操作系统内核,支撑全新技术架构的软硬件协同创新,我们有责任尽快打造一个以开源内核为基础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系…

    2023年4月2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