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的广汽,喜大于忧

近两年,当市场进入高速裂变的周期,中国车市的发展进程,已经不可避免地被改变。合资与自主品牌间的博弈,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间的剑拔弩张,都成了这一阶段中最深的印迹。

2022的广汽,喜大于忧

而为了乘势完成转型,或是为了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战略优势,身在浪潮之中的广汽集团,自从新能源行业有了些高涨发展的趋势,说它是顺势而为也好,主动求变也罢,都极力在这场战争中选择奋力向前。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虽然行业内发生的种种变故,因疫情造成的后遗症反复摩擦着行业的各个环节,但对于广汽集团来说,还算是“痛并快乐着”。

难处是,合资市场的巨变,让广汽菲克消失了,让广汽三菱深感迷茫,就连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也不得不为市场穷尽心力谋求突破。

积极的一面则为,就像年度财报会上,从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到总经理冯兴亚等高层,对于整个自主业务给予的肯定那样,广汽传祺在一波新车攻势下一扫此前的颓势,作为集团新能源业务的主要载体,埃安也在熙攘中走出了自己的路。

未来的中国车市必定迎来一场场激战,广汽终究会被卷入其中。只是,从此刻开始,背靠既有辉煌,一切事关行业格局的编排都有了重构的可能与底气。

成绩斐然,挑战仍在

早在2022年收尾时,很多人都在预测,随着吉利、比亚迪、长城等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掌握市场主导权,背靠合资品牌的汽车集团势必会受到强烈冲击。上汽、东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行业发展如此动荡,广汽当然很清楚。但恰恰是因为市场分化加速,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广汽在2022年所提前布下的局,都成了逆势增长的关键所在。

产销同比增加、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5.36%至1100亿元以上……最终,诸多数据也都直指于此。而在利润产出上,广汽集团归母净利润达80.68亿元,同比增长约10.00%,实际上也在说明,对于挣钱,广汽是认真的。

虽说,按集团预设的,要在2030年将营收顶到10000亿元,从现阶段的表现去推算,依旧有着很大的差距,但相较于同类型的汽车集团,在稳步增长上,广汽的成长还是肉眼可见的。

要知道,仅仅在销量提升这个层面上,能做到正增长的,在一众背靠合资品牌的汽车集团中就已经不多见了。广汽集团2022年累计销量达243.38万辆,同比增长13.5%的成绩,不仅赶超了行业平均水平,总规模升至行业第四,在市场份额的占据上,广汽也将比例进一步提升到了9.1%,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随着中国品牌出海愈发频繁,海外市场也正在成为广汽集团业绩的重要增长点。2022年,广汽国际出口超3.3万辆,同比增长59%,产品遍及中东、南美等29个国家地区。

不过,在这骄人的成绩下,我们同样需要承认的是,作为对合资与自主平行发展掌控得相对平衡的车企,广汽也无法避免旗下子公司出现参差不齐发展的情况。

除了因经营不善而关门的广汽菲克,和年销首破百万辆的广汽丰田形成了鲜明反差,原以为可以借全新欧蓝德翻身的广汽三菱,在去年总结时所显露的疲态,就已经让外界察觉到集团内部的一丝异样。

2022年,广汽三菱的累计销量仅为3.36万辆,同比下滑49.13%。而阿图柯上市即遇冷与全新欧蓝德表现平平的市场近况一叠加,足以加剧广汽三菱在中国车市生存难度。

或许在整个财报会上,合资板块的业务发展并没有占据外界的核心视线。面向快速变革的市场环境,集团对相对优质的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给予了相当大的信心,但综合来看,对于公司净利润增速大幅慢于营收增速、整车毛利率较低的现状,广汽还是需要给出足够支撑力的应对手段。

今年,从公开的信息可知,仅是“两田”的产品规划中,全新车型的上市都是有限的。广汽本田雅阁或将成为其中最重磅的代表作。也就是说,无论从那种角度去看,一旦中国车市对全体合资品牌不再示好,“两田”想要守势的难度并不算小。

当然啦!站在这个节点上,“2023年广汽集团将挑战全年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0%的目标,工业产值争取增长15%。”近一年来,当广汽集团反复强调这一最贴近当下的目标,那以财报会上提及的种种要素为基底,相信会对于广汽接下来的发展,给出一些预演。

转型当道,埃安独挑大梁

的确,在广汽的发展版图中,从来都是遵循合资与自主双线并走的模式。但到了2022年,即便广汽不幸失去了广汽讴歌与广汽菲克的帮衬,鉴于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在合资退散的浪潮中逆向维稳,与之配合的广汽自主业务,也算积攒了紧跟自主品牌崛起的能量。

在自主高端MPV、SUV领域,和20万以下的纯电车市场,传祺与埃安都分别拿出了可观的统治力。在经过数年的车市洗礼,M8与GS8,AION S与AION Y成了广汽自主进入鏖战的唯二阵营。而落下的市场口碑也有了一定的聚焦量,面向未来,全面加载的电气化战略,愈发使其充满信心。

在对财报进行解读时,广汽集团的高层也不加掩饰地承认,一边,广汽乘用车能实现扭亏,将过往几年落下的发展差距填补起来,实属欣慰;另一边,能在群敌环伺中突围,并将年销量规模冲到27万辆之多,埃安的高速发展对于集团而言,更显喜人。

而据年报显示,广汽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65.26亿元,新增专利申请3255件,其中发明专利1316件。很明显,以集团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在电气化转型中所投入的资源甚为多元。

就像会议上所总结的,面向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广汽集团会围绕补链强链,聚焦“新四化”转型,着力打造“能源科技生态载体”“产业链生态载体”“产业集群生态载体”三大生态载体,抢占智能新能源汽车新高地。

也许在这段全民皆兵的新时期,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忍不住对手握产业命脉的宁德时代发难,面对盈利与否等相关提问,埃安也深感行业发展需要更多时间来维系的难处,但不管外部环境多么恶劣,集团在转型这件事上,是不会放松的。

那作为主要载体的埃安,自然会是往后发展的核心力量。现在,屡屡破纪录般的创下销量高峰,只是一个开始,从推出全新高端品牌序列Hyper昊铂,到无限奔赴IPO上市之路,乃至后续一系列对技术的探索,埃安背负了整个广汽的转型重压。

开年,一场没有硝烟的价格战在新能源市场引爆,埃安也无可避免地进入混战,可伴随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拦腰式地下降,就像冯兴亚所笃定的,如此大的价格变动,埃安将拥有足够多的“子弹”。所以,“价格战”远不是解决发展的长远手段。

而最近,又总有人在问,针对与华为的合作有所变向,埃安究竟是如何想的?难道“灵魂论”也将在华南重演?但有了这一年的发展铺垫和集团高层在财报会上的坦言,一切流言都显得太过片面。

从中就提到,此前广汽集团计划与华为联合开发,2025推出新品牌。但目前,广汽已有埃安、昊铂两个新品牌,没必要再搞个品牌。 所以跟广汽方面和华为友好协商后,决定通过优势互补的方法,将华为转型为供应商。但华为仍然是战略级合作伙伴供应商。

而因湃电池的开工建设,锐湃动力的设立,广汽能源科技的组建……事实上,从广汽数月来的动作中,就能看出,对待技术投入,集团在技术深挖上,显然不会满足单一的合作模式。

总之,在整个报告期内,不管是广汽自主品牌持续推进“ICV+XEV/EV”(智能化+混动化/电动化)双核驱动战略落地,还是在合资品牌的合围下,广汽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30.95万辆,同比增长116.7%,2022年的广汽集团安然走过了动荡期,迈入2023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4月8日 09:37
下一篇 2023年4月8日 09:38

相关推荐

  • 大疆车载助力比亚迪,为“海狮”提供高级辅助驾驶技术

    4月7日消息,援引36氪报道,大疆车载已经获得比亚迪的项目定点,将为后者提供高级别辅助驾驶技术方案。“先合作的车型是海狮。”消息人士透露,合作方案中包括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OA(即城市领航辅助驾驶)。 比亚迪海狮是海洋系列的一款纯电SUV车型,预计今年下半年上市。此前,比亚迪海洋生物系列已经发布了B级轿车海豹和A0级别的海鸥。 大疆车载,其入门版的城市NO…

    2023年4月13日
    0
  • 「理想充电」每一个高速服务区,都有一台理想在充电

    就在本周,乘联会正式发布了4月销量预估,新能源板块无疑再度收获了绚烂的绽放。 具体来看,新能源厂商批发销量60万辆,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增114%。1-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210万辆,同比增长43%。 也恰恰基于上述利好,整体目标方面,2023年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目前运行状…

    2023年5月8日
    0
  • 什么是混合动力汽车

    车主在购买车辆的时候,发现有混合动力的汽车,对于这种车辆,车主还是一知半解。那么什么是混合动力汽车?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什么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全部内容了。

    2023年4月22日
    0
  • 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及价格(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及价格发布)

    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及价格发布成为热门话题,其对环保事业的贡献和节约能源方面的优势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及价格发布进行详细阐述。 一、车型种类 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种类齐全,包括 EA1、EA5、EA6、EA3、T3、S7、Qin、Tang等多个车型,覆盖了轿车、SUV等不同类型。 1、 EA1(海豚)作为一款小型纯电动汽车,车身长度为3.77…

    2023年5月26日
    0
  • 伊顿车辆集团及车辆电气化业务,助力车辆效率、安全性及性能提升

    伊顿车辆集团和车辆电气化业务致力于为全球的公路和工程车辆制造商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以提高车辆的效率、安全性和性能为己任。车辆集团产品包括发动机气门、配气机构系统、机械增压器、排放控制部件、牵引力控制系统、变速箱和离合器等多种高品质产品。车辆电气化业务专为电动汽车提供解决方案,涵盖智能电力电子器件、可靠的配电和保护解决方案以及高效动力系统。 车辆集团亚太技术中…

    新能源车 2023年3月30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