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新势力销量:黎明前的黑夜静悄悄

“活下去,像个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3月第一天,在文章《2月中国车市,从惨烈到窒息》的开篇,直接抛出了这样一句稍显突兀的话,而它的出处则来自于电影《芙蓉镇》中的一句台词。当下,再次拿来形容所有仍在为生存所发愁的新势力造车,同样显得莫名恰当。

尤其是随着比亚迪与特斯拉两位“大魔王”,纷纷开始大打特打“价格战”,中国新能源市场早已变得血红一片。而今天文章主角能做的,只能是在充满荆棘与野兽的丛林中抢肉吃。

成,则继续向前;败,则彻底消亡。

殊不知,就在昨天,虽然整体表现并不算好,但是各家还是照旧按时发布了2月终端成绩单。仔细翻看与研究过后,更想用另一句话来形容:“黎明前的黑夜静悄悄。”

熬过去,则能看到最美的日出;倒下来,则进入到无尽的深渊里。

至于结果如何,相信时间很快便会给出确切答案。

悲欢并不相通

实际上,细心的读者必然能够发现,去年当新势力造车整体处境向好,月初第一天都会挣破脑袋抢先发布成绩单,可到了今年碍于种种原因,类似的趋势已然有所减弱。

而昨天,2月销量突破3万辆大关的埃安,顺理成章的排在了第一顺位,非常积极的向所有人分享喜讯。但身为旁观者依然清楚地知晓,能否卖好那款冲高之作,才是摆在其眼下最艰巨的任务,不然含金量层面永远有些差强人意。

相比之下,在手握L9与L8两张王牌之后,理想继续这稳定输出,2月交付量突破1.6万辆大关,在1月的基础上继续小幅度增长。平心而论,见证了如此表现,不得不佩服其战略眼光与定力。

反观蔚来,交付量突破1.2万辆大关,对于最近仍然“水逆”的它来说,算得上令人欣慰。顺势望向细分车型板块,ET5的产能愈发给力,无疑带来了最强有力的支撑与根基。当然,ET7、ES7的订单乏力,也是明晃晃摆在那里的事实。

排在第四位的哪吒,重新恢复了交付量破万的表现,“V+U+S”的在售矩阵,虽然放在今年算不上拥有绝对竞争力,但通过主攻性价比的方式还有尚且一战的心气。

第五位的小鹏,则继续深陷泥潭之中,2月交付量亦是最好佐证,可又无可奈何。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待全新P7的到来,以及肩负着全村希望G6的后续入场。届时,如果不出现太大意外,还是存在重新回到头部梯队中的可能性。

而排在小鹏之后的极氪,同样遇到了巨大麻烦,当全行业掀起“价格战”,主销车型001在其所处的细分区间内,最大的竞争优势被迅速磨平,成为了诸多竞品“斩杀”的对象。而009自出生开始,注定无法“走量”。因此,今年制定下14万辆的目标,冲线的难度很大。

与之类似,问界2月交付量拉胯,背后暴露出的最大的痛点无疑集中在旗下主销车型M5与M7,分别遇到了特斯拉Model Y与 理想L8猛烈的阻击。最终,即便拥有华为品牌与渠道的强辅助,可产品力上的劣势还是造成了“血崩”。

至于最后的零跑,1-2月的处境堪称灾难。好在,随着昨天2023款全系车型祭出一份足以让整合行业震惊的定价,还是希望抱着“不要利润,只求销量”决心的它,在交付端能够迎头赶上。

毕竟,谁都不愿承担“掉队”的风险。

分化就此产生

十分有趣的是,就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几家已经赴资本市场IPO的新势力造车,纷纷发布了2022年财报,各自的创始人在之后的电话会议中,也针对2023年做了具体的展望。

其中,最值得分享的两位当数李想与李斌。前者的目标则是获得30-50万元价格区间SUV市场20%的份额。而更加近在眼前的里程碑,则是已然到来的3月,交付量全力冲击3万辆大关。

后者则更加具体的直接表示:“综合来说,全年销量目标是相比去年翻倍,这也将有利于毛利率提升。如果原材料价格按目前趋势达到我们预期的下降速度,我们不改变2023年Q4蔚来品牌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

随后,李斌继续补充:“NT2产品全部发布后,可把所有产品分为三类:ET5+ET5 Touring+ES6,目标月销20,000辆;ET7、ES7、ES8,每款车每月2,000-4,000辆,合计8,000-10,000辆左右;EC6、EC7主要表现设计、品味的追求,月销1,000-2,000辆,目前的产品组合可支持每月30,000辆的销量目标。”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理想也好,蔚来也罢,野心已经被全盘托出。与之类似,开年各家新势力造车抛出新的销量预期,已经成为既定规律。而下面一段话,则来自哪吒CEO张勇。

“2023年应该不会太好过,会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缺芯贵电、消费信心不足、竞争日趋激烈。但我们仍心存美好,脚踏实地,以更丰富的产品线,更人性化的服务,更迅速便捷的交付,来实现25万辆的交付目标!”

的确,回看2022年,哪吒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单,累计交付量成功突破15万辆。或许,也是催生其喊出“25万辆”底气的来源。可作为旁观者,依然想说,或许有些过于乐观,尤其是看到其1-2月累计交付量。

就拿哪吒S举例,当最大的直接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3降至23万元,双方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前景与贡献可能远没有想象中的给力。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刚刚推出全新轿跑Hyper GT的埃安。既然这家新势力造车所喊出“保50万辆,争60万辆”的目标,无疑也压力巨大。至于小鹏、极氪、问界、零跑,类似的难题也摆在它们面前。

写到这里,文章逐渐临近尾声。站在这个充满种种不确定性的节点,更想说:“分化就此产生。”

因为大概率2023年上半程过去,便会突然发现新势力造车的格局将会被重塑。领跑者,越跑越远;落后者,渐渐退出。

醒醒吧!黎明前的黑夜静悄悄,那场所谓的“大逃杀”,真的不留情面的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29日 22:27
下一篇 2023年3月29日 22:27

相关推荐

  • 「阿斯顿马丁汽车」三名新高管加盟阿斯顿马丁

    据外媒报道,阿斯顿马丁聘请了前法拉利和Rimac的高管们,从而提升该公司领导力,并在2025年推出其首款纯电动汽车。 阿斯顿马丁任命Paul Thomas担任该公司新设立的纯电动汽车首席工程师一职,该职位也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阿斯顿马丁将在明年开始交付Valhalla插电式混合动力超级跑车,并承诺在2025年推出纯电动汽车。 Thomas的Link…

    2023年5月6日
    0
  • 零跑的“降价推新” 有效果吗?

    4月2日,零跑汽车发布了3月销量情况。零跑汽车3月销量6172辆,环比大涨93%,同比下降38%。 环比与同比形成巨大反差,那么,零跑3月的销量究竟是涨了还是跌了? 降价后有效果吗? 从2022年来看,零跑的销量曾一度“风光”,月销量最高超12,000辆,进入新势力销量榜前三。 乘联会数据显示,零跑汽车2022年销量达到11.1万辆,其中6次单月销量突破1万…

    2023年4月12日
    0
  • 福特承诺将保留其德国工厂至2032年

    据外媒报道,福特欧洲管理层决定,在至少保持1,000个工作岗位的条件下,继续保留其位于德国萨尔路易斯(Saarlouis)的工厂至2032年。据悉,目前该工厂员工规模达4,500人。 工厂工会主席 Markus Thal 在3月29日致信全体员工,称:“多亏了我们的团结一致,才实现了这一目标。” 但福特发言人表示,公司对关闭萨尔路易斯工厂的最终决定并没有改变…

    2023年4月10日
    0
  • 比亚迪元plus新能源2022款价格图片

    在新能源车企中最令人瞩目的无疑就是比亚迪了,不管是从销量、技术还是口碑上来看,比亚迪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今天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比亚迪元plus新能源2022款价格图片。 比亚迪元plus新能源2022款官方指导价在13.18-15.98万元之间。 尺寸方面:比亚迪元plus是比亚迪旗下的一款A级SUV车型,该车的长宽高分别是4455mm*1875mm*161…

    新能源车 2023年3月24日
    0
  • 新能源车品牌(新能源车品牌大比拼)

    新能源车品牌大比拼是当下汽车行业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分别是技术创新、市场表现、品牌形象、用户口碑。 一、技术创新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和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车的技术创新成为了消费者们在购买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从技术方面来看,特斯拉公司一直是新能源车技术的领先者,其创新的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系统备受关注。而国内的新能源车品牌北汽新能源和…

    2023年5月26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