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A级轿车,进退两难

谁能想到,中国汽车市场从去年开始陷入“内卷”状态。结果各大车企在今年继续“轰炸”,前有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9.98万元起,后有起亚新K3又带来了综合优惠后“放飞价”仅8.99万元起的定价,纷纷刷新了行业认知。

合资A级轿车,进退两难

此前我们一直强调“得中级车得天下”,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A级轿车是其赖以生存的支撑。当中国品牌以一种不讲理式的策略狂轰滥炸下,躺赢数十年的合资品牌终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然,强势一点的合资品牌还有抗衡的资本,受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二线合资品牌。要么主动放下姿态降低价格,要么在终端祭出大幅优惠。东风标致新408、起亚新K3,别克英朗、雪佛兰科鲁泽等车型就是其中的代表。

实际上,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强如丰田大众本田等,在终端市场也都有着一定的优惠幅度。去年年销超过10万辆的A级车有19款,其中合资品牌只占了11席,曾经耳熟能详的朗动、科鲁泽等直接消失。

合资品牌辉煌不再

曾经的中国车市还没有那么详细的细分市场,无论是1983年的上汽大众桑塔纳,还是2000年的别克赛欧,都可以看作是当初消费者第一台家用轿车的开始。但是这两款车在虽然有过相近的价格,但是尺寸上完全不同,更不用说与现在的A级车相比。

从此之后,日韩德法意美等,基本上每个国家的汽车品牌都在中国推出过轿车产品,并且也曾有过高光时刻。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的历史原因,中国汽车品牌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而合资品牌凭借皮实耐用、经济节油等特征,深受消费者青睐。

合资品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完成了一代又一代产品的焕新,头部力量也开始出现迭代。从汽车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到精三样花冠、宝来、标致307,再到新三样福美来、伊兰特、凯越,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

这样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过程,在过去十年开始变得缓慢,并且在价位和尺寸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卡罗拉、朗逸、轩逸开始轮番登上A级车销量宝座,直到今天这三款车仍然诸多消费者绕不过去的选择。

即便“城头变幻大王旗”,这些合资品牌A级车为消费者所提供的价值也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这十年中中国的科技发展却达到了前有未有的速度,导致消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除了可靠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还有汽车造型的个性化、功能配置的多元化等等,都成为了消费者的关注点。当消费需求发生转移,合资品牌A级车的强势地位也开始出现裂缝。

一些经典车型可以活跃在这个市场上,而其他大部分的车型则不得不遗憾选择退场。别克凯越难续辉煌、大众捷达换成子品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优胜劣汰的规则是残酷的,跟不上时代变迁的产品惨遭抛弃。

如今,饶是卡罗拉、朗逸、轩逸,也要面临相同的局面。今年2月份,这三款车优惠幅度超过2万元,曾经不可一世的合资品牌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当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当新能源汽车势如破竹,一切的变数都是未知。

合资品牌在家轿领域的失利,不仅仅表现在价格上,还有A+级产品后继无力。且不说现代名图、起亚K4的没落,丰田凌尚/亚洲狮、大众凌度L、别克威朗等,相继马失前蹄。那些曾经引领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的合资品牌们,似乎正在丢掉他们引以为傲的市场份额。

主流合资品牌还可以有更高级别的车型兜底,而那些二线合资品牌则开始考虑对旗下产品重新定价的问题。随着这些弱势品牌的B级车价格不断下探至15万元区间,A级车的价格也在不断突破临界值。但是,一旦价格策略失利又该怎么办?

放弃A级车市场吗?显然不可能。但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全新时代,高端品牌逐渐下探、自主品牌向上蚕食、新能源浪潮冲击等夹击下,合资品牌A级车传统优势正在丧失其竞争力。

自主品牌揭竿而起

如果说中国品牌能够在一个细分市场占据绝对主导优势的,还是A级SUV市场。利用尺寸、配置、动力、空间以及价格上的差异化,让合资品牌无从切入。但这样的策略此前并不适用于A级轿车市场,可以说中国品牌轿车从开始就走上了一条艰难之路。

中国品牌曾经一度只能凭借着价格更加的低廉的小型车,来获取为数不多的市场份额。从奇瑞QQ、吉利熊猫、长安奔奔就可以看出,当初的这些销量王者只是满足了消费者代步需求。一不能为车企赢得更多利润,二不能为品牌向上提供动能。

直到帝豪EC7、长安逸动的出现,中国品牌家轿市场才迎来久违的曙光。在与合资品牌不断接近的品质基础上,同样以差异化的手段尝试与合资品牌竞争。在看到这些车型初尝胜果后,其他中国品牌也开始纷纷效仿。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过去几十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黄金时期。无论是中国品牌的SUV还是轿车产品,遇上了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但凡有一款不错的车型,都能有消费者为之买单。不过,这样的增长现象显然不是健康和长久的。

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品牌倒闭,这样的现实屡见不鲜。力帆、众泰、华晨、猎豹等,最终成为中国车市的过眼云烟。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些消失的品牌并不值得同情,反而是那些能够存活下来的车企,更加让人敬畏。

中国需要努力提升技术、品质的车企,他们才是中国汽车产业真正的顶梁柱。所以在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吉利帝豪、长安逸动深入合资品牌腹地,牢牢占据在A级轿车市场前列。中国汽车产业也需要这些有传承的车型,努力改变国人的固有印象。

“自主和合资必有一战,这是躲不过的。” 一边是成熟产品的坚韧不拔,一边是继续推陈出新继续新的挑战。吉利在轿车领域,打造出帝豪+帝豪L+缤瑞+星瑞的组合,长安同样乘胜追击,逸动+逸达+UNI-V+锐程PLUS的产品矩阵,将A级车维的水泄不通。

当然,还有新能源的快速崛起,比亚迪秦PLUS、埃安S等车型换道超车,无论是产品力、定价策略,还是消费者的接受度,都惊出了合资品牌一身冷汗。这些车型不仅在产品价值上超越合资品牌,同时也能为车企本身带去不菲的利润,这是中国品牌吹响号角的开始。

虽然从目前来看,合资品牌A级车在销量和势头上整体高于中国品牌。但有迹可循的是,在小型车市场上,合资品牌已经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境地,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品牌的电动化产品。从小型车到A级车,是一条并不大的鸿沟,中国品牌即将跨越过去。

从合资品牌的产品布局来看,基本上已经呈饱和状态。而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的产品大年,无论是吉利、长安、奇瑞也好,还是比亚迪、五菱、哈弗,将有大量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涌入市场。那个时候,才是大决战的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错误请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3月30日 07:33
下一篇 2023年3月30日 07:33

相关推荐

  • 奔驰eqc多少钱(奔驰EQC售价多少?)

    奔驰EQC2022款推出全新车型,其官方指导价是49.19-50.98万元,预估落地价在50.07-51.88万之间,不同地区经销商会有一定优惠。以下是四款新车型的价格: 2022款 改款 EQC 350 4MATIC,官方指导价是49.19万元,参考落地价是50.07万元; 2022款 EQC 350 4MATIC,官方指导价是49.98万元,参考落地价是…

    2023年6月27日
    0
  • 伊顿车辆集团及车辆电气化业务,助力车辆效率、安全性及性能提升

    伊顿车辆集团和车辆电气化业务致力于为全球的公路和工程车辆制造商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以提高车辆的效率、安全性和性能为己任。车辆集团产品包括发动机气门、配气机构系统、机械增压器、排放控制部件、牵引力控制系统、变速箱和离合器等多种高品质产品。车辆电气化业务专为电动汽车提供解决方案,涵盖智能电力电子器件、可靠的配电和保护解决方案以及高效动力系统。 车辆集团亚太技术中…

    新能源车 2023年3月30日
    0
  • 10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推荐

    随着油价的上涨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绿色环保的性能源汽车逐渐普及,很多朋友也想买一辆新能源汽车。下面一起来看看10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推荐有哪些车型? 无界PRO:无界Pro是奇瑞汽车继小蚂蚁后推出的又一款微型电动汽车,与奇瑞小蚂蚁相比起来,无界Pro的动力更强劲、配置更丰富,车辆的外观设计也更加激进,我们可以将无界Pro看作是奇瑞小蚂蚁的高配版本,车辆拥…

    新能源车 2023年2月21日
    0
  • 2023款欧拉好猫12.98万元起售,9大卖点实力升级

    分享 欧拉好猫诞生三年来,收获了近13万用户。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上,欧拉好猫凭借84.33%的一年保值率成为“2022年国内最保值的A0级BEV车型”。此次2023款好猫实现了9大卖点的实力升级,性价比再次获得了提升。 2月28日,2023款欧拉好猫正式上市,5款车型的售价区间为12.98-16.58万元。 据官方介…

    2023年3月29日
    0
  • 提供两种续航 东风风行雷霆于3月25日上市

    近日,我们从东风风行官方获悉,旗下全新纯电动SUV——风行雷霆将于3月25日正式上市。新车在外观采用了颇为科幻的造型设计,动力上将提供430km和630km两种续航可选。 外观方面,新车整体造型较为科幻,前脸采用了无边界式进气格栅,内部为鳞片式设计,再配上两侧造型夸张的大灯组,极具视觉冲击力且具有很高辨识度。同时,前包围还加入了橙色饰条进行点缀,使新车看起来…

    新能源车 2023年4月3日
    0